瓶颈、困惑、突围,2018国内工业机器人投资指南

【字体: 】 时间:2018-11-27 16:37:05 点击次数:

近两年,投资行业的风口层出不穷,从VR到人工智能、从共享经济到无人零售,但风口来得快去得也快。在2018年,受到国家政策和市场形势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和投资机构将目光集中到了智能制造领域,尤其是工业机器人行业。

那么,智能制造究竟是一时热度的风口,还是长期坚持的未来?工业机器人行业投资的逻辑与互联网行业有多大的不同?最近一个月,亿欧新制造频道和多位关注工业机器人企业的投资人进行了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也发现了他们的一些困扰与迷茫。

在此,亿欧希望能够给投资人和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创业者一些建议和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更冷静、更理性、更客观的去看待这个行业。

工业机器人领域是不是一个好的投资方向?

毋庸置疑的是,今年实体经济相关的行业是许多投资机构和科技巨头企业重点关注的方向,其中智能制造表现尤其突出。在今年的云栖大会上,马云重点阐述了关于新制造的理念;腾讯架构调整,也是代表着公司对于产业互联网的全面关注,其中工业部分不容忽视;甚至在前几天的英特尔人工智能大会上,AI赋能制造业的案例也频频出现在嘉宾的演讲内容中。而制造业的智能化其实是并没有那么快到来,只有当制造业企业在自动化、数字化、互联网化改造有一定基础之后,才能逐步推动智能化升级。

国内大多数制造企业在先进制造理念的应用上,还停留在自动化改造的阶段,存量市场大。同时,新产品的研发,全新生产工艺的不断出现,让自动化并不是一锤子买卖,尤其从移动互联网时代后,3C行业发展迅速,为工业机器人企业带来了大量订单。

机器人换人的必要性是另一个重要推动因素。 对很多制造业企业来说,用工成本的上升是近两年成本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业内有一句玩笑话,中国自动化行业的竞争对手其实早已不仅是国外机器人厂商,而是来自东南亚、南亚等国家的廉价劳动力。许多制造业企业已经顶不住不断上升的人力成本,选择出海设立工厂,然而,还有很多行业受到供应链的制约,并不能将工厂放到海外,因此自动化的重要性格外重要,越多越多的企业主会主动关注和了解工业机器人能如何为他们的工厂服务。

在近两年,协作机器人成为了众多工业机器人关注的核心方向,一方面是由于机器人运动控制、机器人视觉技术的逐步完善和发展,而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协作机器人能够更好地对制造业产线实现区域性的效率提升。通过人机协作的方式,机器人能够更好的融入到制造业企业现有的生产流程中,逐步实现自动化,而阶段性改造的成本也更低。 放到更高的层面来看,类似于协作机器人这样关注方向的变化,代表了工业机器人企业对于行业的需求的准确的把控。

综上, 在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大概念范围内,工业机器人行业属于稳定增长,并有着自己明确发展方向的行业 ,所以受到众多投资机构的追捧并不奇怪。

工业机器人企业是否需要寻找融资?

想要投资工业机器人企业,首先需要他们原意接受融资,而这种意愿在某程度上也决定了投资的价格。

在可统计的范围内,2018年到目前为止获得过融资的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共有24家,总融资额超过15亿人民币。相较于近些年出现的其他风口而言,这个数目并不高,但足以证明工业机器人企业的融资意愿。

大约从2000年左右,国内工业机器人,或者说自动化行业就已经起步,在从彼时到现在的接近20年时间里,国产替代一直都是重要话题,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超过70%的份额,尤其是重型机器人市场份额,依然由国外巨头企业占据着,而由于产品稳定性、性价比等原因,国内集成商在自身公司经营的角度上,也很难完全摒弃国外机器人厂家。

因此直到今天,国内工业机器人厂家的生存环境依然需要一点一点重新发掘,不断在技术上实现追赶,在合理的范围内降低成本从而在国外厂家的。

对于工业机器人行业来说,2018年是一个不太顺心的年份。 目前机器换人程度较高的行业是汽车和制药,而近些年的热门行业则是3C与新能源。3C行业由于产品迭代快,配合产品迭代进行的工艺迭代和产线迭代,为工业机器人企业和自动化集成商们带来了大量的订单。

但是今年这些行业本身并不景气,首先手机销量整体有下滑,而各家手机厂商也在等待5G技术去发布新品,所以今年自动化企业能够拿到的手机行业订单对比往年有着明显的缩水。而新能源行业的市场情况甚至还要更糟糕些,今年不断传出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的消息,让新能源企业的经营决策变得更加谨慎,新产线投入建设的比例更少。

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工业机器人初创企业在今年都迫切需要资本的支持,尽管拿到融资的企业本身很多已经能够自己造血、保证盈利,但资金的注入会降低技术研发投入的压力,从而巩固企业在未来竞争中的优势。

投资人的顾虑都在哪里?

在和投资人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很多投资人对于投资工业机器人领域的顾虑。达晨财智基金合伙人任俊照曾在交流中表示,考虑到这一行业发展的成熟程度,如果没有特别合适的项目,工业机器人将不会是其重点关注的方向,而其注意力会更多地放在零部件、芯片等上游行业。

首先是天花板明显,下面这一组数字能或多或少地证明这个问题。

新松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机器人企业,截至到目前,新松的 总市值为 228.73亿元 ,2017年其 总营收为24.55亿元 ,同比增长了大约20.73%,略微落后于行业中平均增速。而行业中另一家上市企业拓斯达,则以增速著称,2017年拓斯达营收为7.64亿元, 同比增长76.51% ;净利润1.38亿元, 同比增长77.92% 

拓斯达的增速和新松的市值,几乎已经代表了国内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天花板。每年,国内工业机器人企业出货量的增长大约为20%-30%,横向对比其他行业来讲这一增长速率不慢,但作为投资机构来看,这一增长速率并不能让很多投资人满意。

此外,云启资本副总裁郑瑞庭在与亿欧交流时,也表示了他对目前依然在融资的工业机器人企业本身发展路线的担心。

处于早期的工业机器人企业,尤其是本体企业,发展路线都大同小异,分为两条路线。一是自己做自动化产线,走项目制路线,或者通过传统模式,发展集成商合作伙伴,但两种模式的优劣势都非常明显。

前者的客单价更高,服务费用会弥补工业机器人本身在产品毛利率上的不足,为企业提供充足的造血能力;但延长的服务链意味着公司要引进更多工程人员,公司体量会变重,且项目制路线的本身可复制能力差,扩张慢。

后者本质上就是工业机器人本体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厂商,商业模式相比较来说简单,可复制性强;但在同样的集成商面前,初创工业机器人企业就必须要和体量更大的企业拼价格、拼售后,陷入价格战的红海中。

郑瑞庭表示,如果只是以目前这两种模式,市面上正在融资的工业机器人企业同质化很高,也很难有哪家企业能从中“跑出来”。

工业机器人行业是否还会有爆发的机会?

当然,担忧只是一方面,我们仍要对工业机器人企业抱有期望,并且亿欧相信国内工业机器人领域未来还有着爆发的机会。

工业机器人企业的客户群体,即国内制造业企业的升级改造呈现着明显的两极化。 包括汽车、手机、家电、制药、纺织、食品、日化在内各个行业的巨头企业自动化程度很高,甚至部分企业已经完成了数字化改造,向着智能化生产的目标迈进;但国内制造业还存在着大量的中小型制造业企业,还停留在人工制造的阶段,需要补足自动化方面的不足。

但在另一个方面,中小制造业企业一直占据着国内制造业内非常重要的地位,国内一直有“五六七八九”的说法来概述它们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即中小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近一段时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公开场合发表讲话时表示,中小企业现在在我们国内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央还是在重视并且想办法,怎么使中小企业能够进一步的发展,这样才能够真正使我国的经济全面发展。

对工业机器人,乃至自动化行业而言,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的市场是一片大蓝海。 不但企业总体量大,改造需求也大;同时由于人工成本的上升、中美贸易摩擦等影响,中小制造业企业必须尽快寻找破局的方式,通过自动化实现降本增效就是其中一种选择。

而市场的开拓并不能完全依靠工业机器人企业自身。 拓斯达董事长吴丰礼曾在接受亿欧采访时表示,拓斯达在发展过程中与许多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的联系紧密,公司也希望能够为它们的转型升级做出一定的贡献,然而目前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模式实现这一目标。

如果工业机器人企业研发出更适合中小企业的产品,并且同自动化集成服务商,甚至金融机构一起,推出合理的服务模式,推动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的自动化改造进程,那么中小企业的需求爆发,必然还会为工业机器人行业带来一次爆发式增长。 在这样假设下的新业态中,此前的产品、技术积累能够提供的帮助并不太大,因此创业公司同样有很大机会。

而在现阶段,我们认为最应该用来衡量工业机器人初创企业是否适合投资的标准只有两个,一是企业本身的技术壁垒是否扎实,二是与制造业行业之间的距离是否足够贴近。前者保证了企业在产品技术上的差异化和价值,后者则为机器人企业提供一条更加垂直、实际的赛道。

不同于互联网行业投资的奔放,对于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投资更像是一场漫长的陪跑。而对于投资机构来说,或许只有构建起智能制造投资生态,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向外做更多延伸,才是突围的正确方式。

一直以来,技术都是推动商业环境进化的重要因素,而目前最热的技术升级趋势,无疑是人工智能。当下,尽管人工智能行业本身已经进入了一个平稳的发展期,但它对于各行各业的赋能却正在以更热烈的姿态进行。

手机二维码地址

表单数据填写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