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全球制造产业,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工业化进程持续加快,各行各业也逼近需要重新整合变革的关口。因此,机器人作为高端制造业中有具备较高技术含量的行业,也作为一个更加有竞争力、能带来更大的附加值的产业,必然是一个国家的核心发展趋势,是提高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当前,随着新产业的需求爆发,机器人行业的增长率仍然在不断提升,可以判断,随着疫情影响逐渐消散、制造业投资的不断复苏,未来工业机器人产销数据有望持续改善,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将迎来国产替代的黄金时期。同时,这样的背景对中国机器人产业来说,其实也是一个能孕育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更好机遇期。
制造业景气度持续提升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制造业生产国,是近十年工业机器人装机量榜首,但与其他制造行业渗透率相比,工业机器人在国内下游制造业渗透率相对低,尤其在传统汽车产业这一主要应用行业,国内的渗透率与发达国家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虽然汽车行业的集成商仍然偏向采用更具品牌优势的国外产线,但就整体市场容量而言,可以预见工业机器人销量仍有较大上升空间。
根据2021年IFR 的数据,国产工业机器人在汽车领域的渗透率很低,但在金属、机械、橡胶和塑料等领域的占有率超过进口工业机器人,在电子、食品等行业领域的占有率也较高。从具体下游领域来看,2021年新能源、电商、医疗、半导体等先进制造下游已经成为国产机器人行业新的沃土,2021年出货量增速均超过70%。
就需求层面综合而言,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中长期推动力仍然是我国制造业分批次升级,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作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努力方向,中长期看仍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机器人产业链整体向好
虽然国内机器人产业起步较晚,但自“十三五”以来,企业收入盈利两增速明显。营收利润增长的同时,研发投入也在逐年递增。在饱和式研发和庞大的资金投入下,中国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尤其是数字化技术水平已经显著提升。“十三五”期间,我国机器人产业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5%,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已经覆盖52个行业大类,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
根据天眼查最新发布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超11.4万家,其中,2021年新增注册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超4.6万家,增速达到72.97%。这意味着国内的机器人企业对产业链的掌控能力和话语权正不断提升。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中也提及,要求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及一大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还要建成3—5个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实现制造业机器人密度翻番。由此可见,国产工业机器人必然将目光投向国际竞争的同时,也意味着整体产业链将同步进入发展“快车道”。
被外资垄断的机器人市场
在我国对工业机器人高需求的背后,却潜藏巨大的危机,因为,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被三家外资企业所掌控。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主要被外资企业所主导,其中发那科、爱普生以及ABB位居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前三。
虽然最近全球技术企业的股价下跌,但日本4大机器人和自动化企业——基恩士、发那科、SMC和雷傣光的总市值比5年前增长了2.5倍。
日本四大工业机器人企业的特点是营业利润率高。作为中小企业的基恩士总市值相对较高,原因是该公司的营业利润率超过50%。但其余3家企业的营业利润率也都高于20%。基恩士和雷傣光通过委托外部生产的方式节省了成本。发那科则使用公司的机器人运营工厂,降低了生产成本。据悉,该公司最大的工厂可以在1个月里不动用任何人力进行运营。
国产工业机器人如何突围?
就目前来看,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势头良好,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而在精密的减速器、高性能的伺服电机以及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已经实现技术突破,但与国际水平相比,国产工业机器人还是存在一定的技术差距,尤其是关键零部件的稳定性和性能,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所以,针对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研究,我国相关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迭代,进一步缩短与国际巨头之间的差距。
拓展增量:测温机器人成功了,更多服务机器人正在蓄力。
新冠疫情出现后不过两三个月,机器人行业已经回过味来,消杀机器人、测温机器人迎来爆发。单单中智卫安一家公司,去年测温门岗机器人的销量就达到了1万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服务机器人,开始与我们直接接触了。
国产替代:有突破,但与国际水准依然差距明显
目前,核心的零部件都能找到国产替代,只是性能上与国际厂商存在差距。北京工业大学张跃明教授带领其团队经过四年的努力,成功攻克了减速器齿轮磨损的问题,研制出齿轮修行技术模型。同时,张跃明教授团队研发的RV减速器已经在精度保持性、刚性、使用寿命等指标方面均达到检测标准。除了教授团队之外,武汉精工、巨轮智能、中大力德等中国企业都已经实现RV减速器量产。这意味着,我国的RV减速器在源头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减速机从此踏上追赶日本的快车道。
针对更多国内机器人企业的创新研发,一方面要聚焦产业发展需求,突破机器人系统开发、操作系统等共性技术;另一方面要鼓励骨干企业联合开展机器人协同研发,推动软硬件系统标准化和模块化,提高新产品研发效率。